
根據調查,心房顫動是造成血栓阻塞大腦的主要原因之一,心房顫動在65歲以上人口的好發機率為9.3%,85歲以上好發機率更高達18%。而在非瓣膜與非風濕性心房顫動人群中,造成血管阻塞的血栓超過90%是來自於左心耳,如果血栓順著血流流出心臟,堵到腦部的血管即可造成腦中風,堵到其他器官的血管就稱為系統栓塞(systemic embolism),例如急性肢體缺血,腸中風,眼中風等,不容忽視。
亞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許榮城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約90%的血栓來自於左心耳,左心耳是胚胎時期的殘留物,表層帶小肌肉組織,容易藏污納垢與囤積血塊,血塊順著主動脈流出後,也易阻塞腦部血管,導致缺血性中風的高危險。現在醫界發表新式的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原理為微創植入封堵器,分離心房與心耳,防止心耳血栓脫離堵到腦部的血管,可預防中風危機。
許榮城指出,傳統開胸手術會有大傷口與恢復期長的不便。左心耳封堵術則是利用微創手術,在全身麻醉下,藉由心導管的技巧,從鼠蹊部的靜脈置入中空的鞘管,在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導航系統的導引下,由穿刺針將鞘管由右心房帶入左心房,並透過鞘管置入左心耳封堵器,來完成封堵及阻隔,手術全程大約一至兩個小時,傷口約0.5公分左右,術後24小時即可出院,術後遵循醫囑用藥即可。
許榮城強調,適合進行左心耳封堵術的病人包括如果正在吃口服抗凝血藥物的病人但有出血情況或已經規則吃口服抗凝血藥物仍然發生腦中風的病患。雖然左心耳封堵術已有健保給付,但介入式手術仍具一定潛在風險,例如出血或感染,假若心房有血栓,感染發燒中,或左心耳尺寸過大或過小都不適合此療程,手術還需經專業的心臟內科醫師評估後,再安排進行。